刘勰(约465─约532),字彦和,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。原籍东莞莒县(今属山东),世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。
出身士族,幼年丧父,笃志好学,家贫不能婚娶,故依沙门僧 ,积十余年,遂博通佛教经论,并参加整理佛经工作。刘勰又精通儒家经典,对孔子学说异常崇尚。
入梁,始为奉朝请,后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、南康王萧绩记室、昭明太子萧统东宫通事舍人等职,深受萧统器重。晚年出家为僧,法号慧地,不久即卒。
著有《文心雕龙》,成书于齐末,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杰出的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著。